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业务迁移工具rainbow
系统级迁移工具
系统级:系统+应用+数据
应用场景:
P2V
V2V
p:物理服务器
第一个v:虚拟化平台(其他厂商、华为平身旧版本的)
第二个v:华为虚拟化、私有云平台
支持的虚拟化平台:kvm\xen\qemu\vmware...
支持的操作系统:
windows:7\8\10\windows server2008以后
xp以前不支持
linux:redhat\centos\ubuntu...
非X86架构:aix、unix不支持
支持的迁移方式:
块级:基于磁盘扇区、数据块拷贝
1、分区结构与源端保持一致
2、速度比较快
3、成功率较高
4、windows推荐使用块级迁移,最新版本中,windows只能够使用块级迁移
文件级:基于文件系统对文件拷贝
1、支持分区大小调整
2、可按目录排除不需要迁移的文件、只迁移有效数据
3、空间利用率较低时,迁移效率比较高
4、linux推荐使用文件级迁移
windows文件级
1、在目的端创建空VM
2、给空VM挂载临时操作系统,从winpe启动(为了能够分区格式化、获取临时IP与源端通信)3、rainbow给源端安装agent(管理源端),
4、打快照(定格数据)
5、将数据从源端复制到目的端(第2步通过临时IP实现通信)
6、更改为从硬盘启动,开机,测试
4-6需要重复多次
windows块级
linux块级
linux文件级
区别:
windows与linux的区别:
1、linux源端不需要代理,直接ssh
2、linux目的需要配置/etc/fstab
3、linux的临时操作是livecd,windows是winpe
文件级与块级的区别:
1、文件系需要事先对目的端分区、格式化
在线迁移的工具
事实上,所有的迁移工具,都是会中断业务。
rainbow的迁移,只是做到中断时间极短,绝大部分迁移过程是在线的。中断时间仅为最后一次增量同步+业务切换时间??
rainbow的网络平面:
1、与源端互通
2、与目的端的管理平面互通(与VRM)
3、与目的端的业务虚拟机互通
为了简化组网,会将rainbow部署在目的端上的一台虚拟机
临时操作系统:
winpe:windows临时操作系统
livecd:linux临时操作系统
关于agent:
源端windows需要安装
源端linux不需要安装,直接ssh
影响迁移效率的因素:
1、源端:性能、数据量、业务是否闲时
2、中间网络
3、目的端:性能
4、是否进行了多次增量同步
迁移过程:
1、准备一个rainbow服务器(VM或服务器,推荐部署在目的端平台的VM),开户administrator用户权限,关闭防火墙,安装.net,放通端口
2、添加云平台(可选,rainbow管理云平台,能够自动创建虚拟机)
3、配置共享镜像(winpe\livecd)
4、对接源端
5、配置license(如果不配置,对并发量、最大速率会有限制)
6、创建目的虚拟机(根据第2步的情况,如果2有做,则是在rainbow创建虚拟机,rainbow则会到vrm上自动创建虚拟机,如果2没有做,则需要用户自己在VRM上创建,并且配置标签“rainbow”)7、创建任务(源目的端选择、操作系统选择、迁移方式选择、速率、分区调整等)
8、开始迁移(windows代理、linux ssh,快照,数据迁移)
9、VNC测试系统能否正常启动,应用能否正常运行
10、一次或多次增量同步(可选)
11、最后一次离线同步
12、完成迁移,切换系统(修改IP、禁用网卡)
迁移技术:
windows文件级:卷影复制VSS
windows块级:卷影复制VSS
windows推荐使用块级迁移,最新版本中,windows只能够使用块级迁移(windows有很多小文件,如果采用文件级,速度就会很慢,而且windows文件级无法发挥排除目录的优势)
window迁移时使用VSS卷影复制,而VSS又是依赖NTFS文件系统。NTFS文件系统是在XP以后出现。XP以前的操作系统都不支持
linux块级:dd+ssh,没有数据定格机制
linux文件级:tar+ssh
推荐使用linux文件级。块级dd+ssh,没有数据定格机制,有可能会产生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迁移的经验:
能用离线迁移尽量就用离线迁移。
Windows在线迁移,注重成功率用块级
Linux推荐使用文件级。
文件级迁移目的主机磁盘分区大小可变。
对业务软件部署越熟悉越有可能降低RTO时间(数据同步过程中可以更多的减少同步目录,减少文件比对时间)。
硬件绑定的业务系统不要迁移。
迁移前一定要做备份。
迁移有风险,由于涉及操作系统底层,不是每一次迁移都能成功,做好回退准备。
迁移保证数据完整性,业务验证需要业务应用厂商支撑。
业务切换后不要马上拆毁原业务系统,以防迁移会退。
windows迁移过程中,总共会有几次快照?
每次数据迁移会有3次,包括增量同步也会有3次
1、源端,由agent对磁盘快照,数据定格
2、目的端,虚拟机重启之前打快照,因为重启时需要对虚拟机引导、注册表等做修改,属于高危动作,有可能会损坏数据,所以需要在重启之前打一次快照
3、目的端,虚拟机重启以后,VNC测试VM,会产生测试数据,测试数据不想要的,需要在重启以后,测试之前打第三次快照
- Author:always1ov
- URL:https://always1ov.com/article/%EF%BC%88%E6%97%A7%EF%BC%89%E5%8D%8E%E4%B8%BA%E4%BA%91%E8%AE%A1%E7%AE%97%E7%AC%94%E8%AE%B0%EF%BC%88%E5%8D%81%E5%9B%9B%EF%BC%89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Relate Po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