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虚拟化备份ebackup
保护对象:主要是虚拟机(华为、vmware)
技术:CBT(变化块跟踪)、快照比对
ebackup架构
ebackup角色
1、备份服务器:负责备份和恢复等任务的调度和监控,备份存储和生产系统的管理,并直接接收和响应用户的请求(提供web界面)。备份服务器通常是单点或者主备部署(HA)。
2、备份代理:负责接收备份服务器下发的备份和恢复等任务,与生产系统和备份存储直接交互,以执行任务。可以是0~N个部署。
什么时候备份代理0个部署?备份服务器本身也是备份代理
什么时候备份代理N个部署?任务负载均衡、故障切换
ebackup对接的生产系统
1、FusionSphere虚拟化:VRM\CNA
2、vmware虚拟化:vcenter\esxi
3、存储设备
ebackup的备份存储
NFS\CIFS\SAN\S3
要求是共享的存储
原因:备份代理的负载均衡、故障切换
事实上,本地磁盘也可以做为备份存储。此时只能有一个备份服务器,不能够备份代理ebackup的生产存储
1、Fusionstorage
2、虚拟化的数据存储
ebackup网络平面
1、内部通信平面:备份服务器、备份代理
2、管理平面:
2.1 生产管理平面:VRM、CNA、备份服务器、备份代理
2.2 备份管理平面:备份服务器、备份代理、管理员
3、存储平面:
3.1 生产存储平面:CNA、生产存储
3.2 备份存储平面:备份存储、备份服务器、备份代理
ebackup的备份服务器、备份代理需要接入的平面:内部通信、生产管理、备份管理、备份存储。通常华为的ebackup模块已经配置了四张网卡,但不一定都要使用。因为合一使用。
业界通用的组网方式
lan-base:所有备份、恢复流量通过lan网络。生产系统需要参与备份优点: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对现网改造较小
缺点:生产系统、lan网络压力较大
lan-free:所有备份、恢复流量通过san网络。生产系统需要参与备份
优点:lan网络压力较小
缺点:生产系统压力较大,对现网改造较大,成本高
server-free:所有备份、恢复流量通过san网络。生产系统不需要参与备份
优点:生产系统、lan网络压力较小
缺点:对现网改造较大,成本高
ebackup的组网方式
华为ebackup使用了lan-base\lan-free两种
区分依据:生产存储、备份存储网络平面是否合一,合一为lan-free,不合一为lan-base华为为什么没有server-free?因为华为ebackup在备份过程中,参与了备份。
ebackup的备份技术
当生产存储如果使用虚拟化数据存储,则是使用CBT技术备份当生产存储如果使用Fusionstorage,则是使用快照比对技术备份
CBT
CBT是基于虚拟机快照的一个技术,它将虚拟机在快照后变化的数据块记录到CBT文件中
内存位图:虚拟机首次启动CBT备份时,系统在主机上创建的内存区,用以对虚拟机的每一个数据块是否变化进行记录。每个数据块采用1bit进行数据变更记录,0表示该数据块数据未发生变更,1表示该数据块数据发生了变更。每次备份完成后,内存位图清零。
CBT文件:虚拟机首次启动CBT备份时,系统在虚拟机磁盘所在存储空间中创建的文件,用以记录虚拟机的每一个数据块变更的状态(版本)。与内存位图的记录不同的是,CBT文件记录了不同备份点上的数据块变更情况,并同时与备份文件上传到eBackup服务器上进行备份。每一个备份点会生成一个与备份文件对应的静态CBT文件,同时会复制一份CBT文件,用于记录此次备份到下次备份期间的数据变更情况。不同时间点上的CBT文件通过CBT文件的版本号区分
CBT版本号:CBT文件中用以记录每个数据块变更情况的序号。每个数据块的CBT版本号采用4Byte进行记录,跟随CBT文件号进行变更。CBT版本号的引入,使CBT备份可支持累积增量式备份和差异增量式备份,使备份和恢复更加灵活
备份的数据:每次的CBT文件,以及首次全备,后续增备的数据盘恢复的时候,根据需要恢复点的CBT文件,查找每个点的数据
快照比对
每次备份,都会产生一次快照。
对比本次备份、与上次备份快照的区别,做增量备份
备份的数据:首次全备,后续增量快照
两者区别
适用场景
对比说明
CBT
FusionSphere(存储类型为虚拟化存储) VMware 说明:备份时自动开启CBT功能。
1、备份完成,在生产端不保留快照,对其存储空间占用较小。2、eBackup备份管理系统获取数据变更信息速率较快。
快 照 对 比
FusionSphere(存储类型 FusionStorage)存储设备的LUN
1、在生产端保留上一次快照+本次快照,对其存储空间占用较大。2、eBackup备份管理系统获取数据变更信息速率较慢。
为什么虚拟化存储得用CBT,而fusionstorage需要使用快照对比?
存储能力卸载。FS将原本应该由主机做的一些事情,交给FS实现。比如,快照,格式化,虚拟机模板复制,存储迁移等
CBT中的内存位图,需要主机跟踪存储中的数据块的变化,但是主机无法跟踪FS的数据块变化。也就无法建立内存位图、CBT文件。
其他特点
重复数据删除
AABBAAABAAAA
AABB AA BB
AAAB AA AB
AAAA AA AA
默认按照4M大小对原始数据切片,计算指纹值,指纹值相同,只保留一份数据。
如果想提高重删率,则将切片切得更小
安装
模板上传或者软件安装
初始化
1、对接受保护环境
2、对接备份存储:存储单元->存储池->存储库
3、创建备份:保护集->备份策略->备份计划
4、可选:创建恢复
ebackup是如何知道需要以lan-base\lan-free进行备份?
在生产端返回VM快照时,其中包含ISCSI号,备份代理就可以扫描ISCSI号,如果能够扫到,说明存储平面打通,也就是lan-free,如果不能够扫到,就是lan-base
lan-base组网下,不能够使用FS的原因?
对FS存储池的访问,需要通过VBS直接访问。在lan-base组网下,两边存储网络不通。VBS无法访问FS。所以不可以
容灾
FusionSphere主备容灾解决方案?
存储层复制
远程复制:是指基于LUN级的数据镜像,是构成容灾系统的核心。远程复制利用异地间的数据复制以及实时镜像技术,帮助用户避免因灾难性事件所带来的数据损失。
1、同步远程复制
2、异步远程复制
应用场景:
生产站点和容灾站点存储设备同为华为存储
保护最小单位为LUN
实现同步远程复制
被保护的为私有云场景下的虚拟机
主机层复制
IO mirror是指通过虚拟化平台主机(CNA)层进行IO捕获与复制,实现数据的远程复制和容灾管理,实现容灾保护策略制定、容灾计划制定、容灾切换(包括故障切换和计划切换)及有计划性的虚拟机迁移等。
VRG(Virtual Replication Gateway)的功能:
1聚合VM的IO数据并经过压缩、加密后发送到远端站点
2接收远端站点数据,并将数据路由发送到指定的主机上
3提供复制策略下发、状态查询等管理接口
write agent:写代理,将VRG发送给主机的数据,写入存储中
应用场景:
无法使用存储层复制
保护的最小单位为虚拟机
被保护的为服务器虚拟化场景中的虚拟机
其他的概念:
站点是容灾管理系统的资源组织单位,用户可在站点内或站点间配置容灾保护业务。按管理位置划分,站点分为本端站点和远端站点。
按保护关系划分,站点分为生产站点和灾备站点。
主机是指生产站点或灾备站点中的应用服务器。生产站点中的被保护主机称为生产主机,灾备站点中用于测试或容灾恢复的主机称为灾备主机。
主机组是同类主机的组合,组内主机通常为同一个型号、OS版本、业务类型和集群/HA的应用配置。
保护组是容灾管理系统进行容灾保护的业务对象,由保护对象和保护策略组成。用户可以分别为数据库、主机本地文件系统、LUN、NAS文件系统、虚拟机等各类保护对象创建保护组,根据容灾RPO/RTO要求选择不同的保护策略来实施容灾保护。
保护策略是指容灾管理系统对保护对象进行容灾保护的保护方式与调度策略,在创建保护组时自动生成。
恢复计划是容灾管理系统进行容灾恢复的业务对象,用户可以对恢复计划执行测试、清理、计划性迁移、重保护、故障恢复等容灾业务操作。
恢复计划可以有以下动作:
容灾测试:主动测试容灾系统.生产端不中断业务
计划性迁移:主动\有计划地将业务从生产端变更到灾备端,迁移之前生产端不中断业务,迁移过程中断故障切换:突发的计划,需要被动将业务从生产端变更到灾备端,迁移之前生产端已经中断业务重保护:针对的是计划性迁移\故障切换,将原灾备端变为生产端,将原生产端变为灾备端
清理:针对容灾测试,在灾备端清理因容灾测试产生的快照数据\占位虚拟机.
占位虚拟机:创建在容灾站点,配置、规格与被保护的虚拟机一致,一般处于关机状态。注意,不是虚拟机,是空的虚拟机
当容灾站点被启用时,占位虚拟机会挂载容灾站点用于和生产站点同步数据的LUN,然后启动,从而将业务拉活。
(旧)华为云计算笔记(十三)(旧)华为云计算笔记(十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