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FusionSphere
PV dirver(Tools)
Tools是虚拟机的驱动程序。也就是PV dirver
空虚拟机创建并安装操作系统后,需在虚拟机上安装华为提供的Tools,以便提高虚拟机的I/O处理性能、实现对虚拟机的硬件监控和其他高级功能。某些特性必须要安装Tools才能使用。
1、为虚拟机提供高性能的磁盘I/O和网络I/O功能
2、为虚拟机提供虚拟硬件监控功能
获取虚拟机指定网卡IP信息
获取虚拟机内部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
获取虚拟机内各个磁盘/分区的空间使用信息
3、为虚拟机提供高级功能
在线调整虚拟机的CPU规格
创建虚拟机快照
(X86架构)虚拟机蓝屏检测
虚拟机与主机时钟同步
虚拟机网卡的高级功能,如QoS
自动升级虚拟机的驱动程序,如Tools驱动
在6.3以前,虚拟机迁移是需要依赖于tools
另外需要注意,在创建虚拟机时,版本选择正确,影响两个:1、tools挂载时版本自动选择 2、如果是windows,磁盘驱动的选择。
GPU解决方案
1、CPU模拟,通过CPU模拟GPU能力,有两种可选:cirrus\VGA
优点:比较容易实现,成本低
缺点:性能比较差,需要消耗CPU、内存
2、GPU资源组:
GPU直通,VM直接独占访问物理GPU
优点:性能最强
缺点:成本高,VM数量少。与内存复用技术冲突
GPU虚拟化,将物理GPU虚拟成GPU资源池,包括若干个VGPU
优点:可以自定义
缺点:性能有损耗
(已淘汰)GPU共享,将GPU直通给GPU虚拟机,其他虚拟机有图形处理工作时,交给GPU虚拟机
优点:可以实现共享
缺点:性能比较差
在线调整CPU和内存(热插拔)
X86架构中,CPU热添加策略不同时,调整CPU属性生效的条件不同:
不启用:调整CPU资源控制策略时,在线生效;减少CPU数量,需离线修改;增加CPU数量或调整每个插槽的内核数,需重启生效。
启用CPU热添加:增加CPU数量、调整CPU资源控制策略时,在线生效;减少CPU数量,需离线修改。
需要注意操作系统版本、CPU版本、是否安装tool、支持热加,不支持热减
内存复用技术
内存复用是指在服务器物理内存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综合运用内存复用单项技术(内存气泡、内存交换、内存共享)对内存进行分时复用。通过内存复用,使得虚拟机内存规格总和大于服务器规格内存总和,提高服务器中虚拟机密度。
内存气泡:系统主动回收虚拟机暂时不用的物理内存,分配给需要复用内存的虚拟机。内存的回收和分配均为系统动态执行,虚拟机上的应用无感知。整个物理服务器上的所有虚拟机使用的分配内存总量不能超过该服务器的物理内存总量。
内存交换:将外部存储虚拟成内存给虚拟机使用,将虚拟机上暂时不用的数据存放到外部存储上。系统需要使用这些数据时,再与预留在内存上的数据进行交换。
内存共享:多台虚拟机共享数据内容相同的内存页。写时复制:当虚拟机需要对内存进行写操作时,开辟另一内存空间,并修改映射。
注意点:
1、共享不是全0的内存页
2、内存交换只是把冷数据临时交换到交换空间中。真正使用,还是需要置换回内存中使用。
3、内存交换空间的设置可以安装CNA时设置,后续调整只能够增加,不能减少
4、内存复用技术影响性能,不建议开启
5、内存复用默认是关闭的。
限制条件:
1、内存复用与SRIOV直通、GPU直通、NVME SSD盘直通特性互斥。直通设备的虚拟机必须内存独占,内存独占后虚拟机的内存不会被交换到交换空间。内存复用(非100%内存预留)的虚拟机不能直通设备。
2、每个计算节点上运行的所有虚拟机的预留内存之和不能大于节点虚拟化域内存总和。
3、主机需配置足够的交换空间才能保证内存复用功能的稳定运行。
4、主机上承载的虚拟机业务是高内存消耗型,不建议开启内存复用。
虚拟机HA
虚拟机高可用性是当计算节点上的虚拟机出现故障时,系统自动将故障的虚拟机在正常的计算节点上重新创建,使故障虚拟机快速恢复。
高可用与高可靠。
99.9999%正常运行
0.0001%故障
高可用就是解决高可靠以外的问题
特性实现:
1、虚拟机蓝屏、CNA故障
2、VRM通过心跳感知VM已经故障、蓝屏
3、在集群中寻找资源足够的主机
4、在新的主机上,创建空的VM,挂载原来VM的磁盘
5、对新的VM开机
注意点:
1、需要共享的存储
2、业务中断
3、同个集群中
4、目标主机有足够资源
如果CNA进入维护模式,则是疏散(热迁移)
vmware FT
在不同ESXI上,运行两个完全相同的VM,VM数据实时同步
自动负载均衡 (DRS)
也叫计算资源调度。根据集群中主机的负载情况,负载均衡
自动化级别:手动、自动
衡量因素:CPU、内存、CPU+内存
自动绿色节能 (DPM)
也叫电源管理。根据集群中主机的负载情况,将部分主机VM迁移走,关闭主机。当集群负载回升,将部分主机重新开机,把VM迁移回来。
自动化级别:手动、自动
衡量因素:CPU、内存、CPU+内存
开机:VRM对服务器BMC上电(需要在添加主机时,配置BMC参数)关机:VRM对主机操作系统关机
以上DRS\DPM都是基于虚拟机热迁移实现。
规则组
聚集虚拟机:列出的虚拟机必须在同一主机上运行,一个虚拟机只能被加入一条聚集虚拟机规则中。应用场景:某些业务相关的虚拟机。
互斥虚拟机:列出的虚拟机必须在不同主机上运行,一个虚拟机只能被加入一条互斥虚拟机规则中。应用场景:某些主备、集群的虚拟机。
虚拟机到主机:关联一个虚拟机组和主机组并设置关联规则,指定所选的虚拟机组的成员是否能够在特定主机组的成员上运行。
必须在主机组上运行:虚拟机组中的虚拟机必须在主机组中的主机上运行。
应该在主机组上运行:虚拟机组中的虚拟机应当(但不是必须)在主机组中的主机上运行。
禁止在主机组上运行:虚拟机组中的虚拟机绝对不能在主机组中的主机上运行。
不应该在主机组上运行:虚拟机组中的虚拟机不应当(但可以)在主机组的主机上运行。
优先级
第一优先级:规则类型为“虚拟机到主机”,规则是“必须在主机组上运行”和“禁止在主机组上运行”的。第二优先级:规则类型为“聚集虚拟机”和“互斥虚拟机”的。
第三优先级:规则类型为“虚拟机到主机”,规则是“应该在主机组上运行”和“不应该在主机组上运行”的。
必须、禁止>聚集、互斥>DPM>DRS>应该、不应该
迁移
1、更改主机(虚拟机热迁移)
虚拟机热迁移是指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将同一个集群中虚拟机从一台物理服务器移动至另一台物理服务器。虚拟机管理器提供内存数据快速复制和共享存储技术,确保虚拟机迁移前后数据不变。
原理:
将原VM的配置信息发送到目的端
利用内存数据快速复制技术,将内存数据复制到目标VM
暂停源VM的IO,复制最后一片内存数据
停止源VM,对目标VM挂载磁盘,开机。删除源虚拟机
虚拟机热迁移类型:手动、自动(DRS\DPM\规则组\维护模式下的疏散)
对虚拟机的要求
虚拟机的状态为“运行中”。
虚拟机未绑定USB设备。
X86架构的虚拟机未挂载总线类型为“IDE”的磁盘。
如果虚拟机配置了SCSI透传的磁盘,请确保迁移前虚拟机内部未持有SCSI预留锁。
支持迁移的虚拟机操作系统请参见《FusionSphere SIA 华为客户机操作系统兼容性指南(KVM企业虚拟化)》(X86架构)或《FusionSphere SIA 华为客户机操作系统兼容性指南(ARM)》(ARM架构)中的内容。
对计算资源的要求
目标主机不能处于维护模式。
目标主机上有足够的CPU和内存资源,供虚拟机在目标主机上运行。迁移过程中,不能将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下电或重启。
X86架构的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CPU类型不兼容。(需要开启IMC模式)
对存储资源的要求
源主机和目标主机均能访问虚拟机的所有磁盘,即虚拟机磁盘所属的数据存储必须同时关联至源主机和目标主机。
对网络资源的要求
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网络必须互通,即虚拟机网卡所属端口组所在的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必须同时关联至源主机和目标主机。
应用场景:故障维护、DRS\DPM、规则组
迁移失败的原因:
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网络中断或网络不通。
目标主机无法访问虚拟机的磁盘。
目标主机故障、被重启或已进入维护模式。
X86架构的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CPU类型不兼容。
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BIOS配置项配置不一致,例如“Advanced > Advanced Processor”中的CPU特性列表的配置不一致。
2、更改数据存储(磁盘迁移、存储迁移)
更改数据存储可以是冷、热。其它只能是热。
将虚拟机中的磁盘从一个数据存储迁移到另一个数据存储中。
特性实现:
在目的存储创建差分磁盘文件(ROW)
IO过程中,将原磁盘文件复制一份到目的存储
迁移完成,将原磁盘删除
迁移范围
虚拟机状态为“已停止”时,可以在以下存储之间进行迁移:虚拟化存储之间
同一个FusionStorage Block存储资源的不同数据存储之间???
虚拟化存储和FusionStorage Block数据存储之间
限制条件
不支持迁移已挂载的“共享”类型的磁盘和链接克隆虚拟机的磁盘。
不支持迁移已挂载的总线类型为“IDE”的磁盘。
不支持在不同的FusionStorage Block存储资源之间进行迁移。
虚拟机为“运行中”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将虚拟机关闭后迁移。
虚拟机为“已停止”时,如果目的数据存储为FusionStorage Block,不支持带快照虚拟机磁盘的迁移。虚拟机为“已停止”时,如果源数据存储为FusionStorage Block,不支持带快照虚拟机磁盘的迁移。
3、更改主机+数据存储(完整迁移)
存储虚拟化模型
存储虚拟化的目的:屏蔽不同存储的差异性。
存储资源:告诉FusionCompute,存储是谁,类型是什么,位置在哪里
SAN、NAS、Fusionstorage
存储设备:告诉FusionCompute,存储可以使用的范围
LUN(SAN)、共享文件目录(NAS)、存储池(Fusionstorage)、本地磁盘
数据存储:告诉FusionCompute,如何使用存储
虚拟化数据存储、非虚拟化数据存储、裸设备映射、Fusionstorage、本地内存盘
存储虚拟化的三种类型:
1、裸设备+逻辑卷(非虚拟化数据存储)
2、存储设备虚拟化(Fusionstorage)
3、主机存储虚拟化+文件系统(虚拟化数据存储)VIMS->SAN EXT4->本地磁盘 NFS->NAS
区别是否是虚拟化,则看有没有文件系统
如果是虚拟化的话,则可以实现一些虚拟化特性,快照、存储迁移、链接克隆、精简配置
在非虚拟化中,又分为真正意义的非虚拟化、Fusionstorage
Fusionstorage本身也具备一些虚拟化特性,快照、存储迁移、链接克隆、精简配置,单独为一种总结:虚拟化、FS具备虚拟化特性
虚拟化的虚拟化特性是主机的文件系统实现,FS则是自己实现
非虚拟化因为不需要添加文件系统,直接使用,性能较好(不使用)
裸设备映射直接映射给VM。开销最小,性能最好
本地内存盘,将本地内存当做硬盘使用(不使用)
虚拟磁盘格式类型:
1、固态磁盘类型:将全部扇区分配。普通磁盘
2、动态磁盘类型:首个扇区、最后一个扇区分配,中间的扇区则根据使用情况分配。精简磁盘、普通延迟置零。
3、差分磁盘类型:原理与动态类型,但是由父卷与差分卷组成。快照、非持久化卷、链接克隆卷。
磁盘配置模式:
1、普通磁盘:分配并置0所有空间,再写入数据
2、普通延迟置零:分配所有空间,置0真正用到的空间,再写入数据
3、精简磁盘:分配、置0真正用到的空间,再写入数据
VM使用磁盘空间时,1、分配空间 2、置0 3、写入数据
空间占用:精简磁盘<普通=普通延迟置零
创建磁盘速度:精简磁盘>普通延迟置零>普通磁盘
性能:精简磁盘<普通延迟置零<普通磁盘
vmware huawei
精简置备精简
厚置备,延迟置零普通延迟置零
厚置备,置零普通
磁盘模式:
1、普通:VM独占磁盘
2、共享:多个VM共享磁盘
磁盘模式:
从属:快照中包含该从属磁盘,更改将立即并永久写入磁盘。(可以快照)
独立-持久:更改将立即并永久写入磁盘,持久磁盘不受快照影响。(不快照)
即对虚拟机创建快照时,不对该磁盘的数据进行快照。使用快照还原虚拟机时,不对该磁盘的数据进行还原。
独立-非持久:关闭电源或恢复快照后,丢弃对该磁盘的更改。(可以快照)
若选择“独立-持久”或“独立-非持久”,则对虚拟机创建快照时,不对该磁盘的数据进行快照。使用快照还原虚拟机时,不对该磁盘的数据进行还原。
总线类型:
virtio
ide
scsi
快照:为虚拟机创建快照,保存虚拟机设置和虚拟机磁盘的数据,用于虚拟机数据的还原和恢复。COW:写时复制。写数据时,如果原位置有数据,先复制到新空间中,再写入;如果原位置没有数据,则直接写入
优点:读不受影响
缺点:写受影响。如果原位置有数据,则从一次写->一次读+两次写
ROW:写前重定向。写数据时,把所有新数据写入新空间中。
优点:写不受影响
缺点:读受影响。一次读->多次读
全拷贝
分布式虚拟交换机
网桥:在系统内连接多个设备
OVS:在系统内连接多个设备,对流量监控、SDN等
EVS:OVS增强,多线程、用户态、DPDK、小包聚合
DVS:dsware vswitch
DVS类型:1、普通 2、SR-IOV 3、用户态
上行链路:将OVS连接到服务器网卡。意义:将多个节点的OVS组合成DVS
vlan池:DVS起的vlan
端口组是分布式虚拟交换机虚拟端口的集合。连接在同一端口组的虚拟机网卡,具有相同的网络属性(如:流量整形、VLAN等)。
类型:普通access 中继trunk
旧版本中:又可以分为子网和vlan。
子网:子网是个地址段,使用子网的端口组,可以实现地址的自动分配。
两虚拟机不通:
VM侧:防火墙、网卡、关机重启中等
中间侧:1、同CNA同DVS
2、不同CNA同DVS
3、不同DVS
是否同二层
网络侧:
(旧)华为云计算笔记(一)(旧)华为云计算笔记(三)
Loading...